精选资讯更新
- 时间: 2023-05-09
- 来源: 蜂鸟电竞
- 浏览: 1042
奥运冠军张雨霏近日被江苏警方“点名”,呼吁公众谨防溺水。警方借助她的影响力,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防溺水提醒,强调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,提醒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远离危险水域,确保出行安全。此举引发热议,不少网友称这种方式更接地气、更易被接受。
奥运冠军张雨霏被江苏警方“点名”:谨防溺水
在暑期来临之际,各地进入防溺水宣传的高峰期。今年,江苏警方别出心裁地邀请奥运冠军张雨霏“出镜”参与防溺水宣传。由于她本身就是游泳项目的顶尖人物,这种反差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。她在视频中提醒青少年,游泳并非人人都能应对危险水域,即使是专业运动员,在开放性水域中也存在风险。
\n
江苏警方介绍,之所以点名张雨霏,不仅是因为她家乡在江苏,更因为她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号召力明显。相关视频中,张雨霏直言:“不要轻易下水,尤其是无人看护的河流、湖泊、池塘。”这一句接地气的警示,让人印象深刻。
近几年,因擅自下水导致的意外溺亡事件屡见不鲜。数据显示,每年夏季,全国范围内的溺水事故占总数的七成以上,且多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。江苏警方强调,即使游泳技能较好,也不能忽视环境的复杂性和突发状况的威胁。
此次事件之所以受到广泛热议,还在于宣传角度的改变。以往的防溺水宣传多由学校或家长发声,语气较为说教,效果有限。而当一个被众人尊敬的奥运冠军站出来时,尤其是在体育领域有亲身经历的人发出提醒,更容易引发共鸣。这种利用公众人物影响力的做法,让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然。
警方还借此机会科普了防溺水的几个要点:一是不要在无救援设施的地方游泳;二是不要单独下水,必须有同伴看护;三是遇到他人溺水切勿贸然下去施救,应寻求专业救助。同时,家长要多关注孩子暑假的动向,避免擅自下水的情况发生。
不少家长在看到这则提醒后,也纷纷转发到朋友圈或学生群里,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。一些学校甚至表示将邀请张雨霏的视频进入校园安全教育课,让学生在观看偶像讲话时潜移默化地提升防范能力。
江苏警方在总结时指出,防溺水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工程,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。从政府部门的公共安全设施建设,到学校的定期安全课程,再到家庭的日常看护,都应该形成合力。此次借助张雨霏的公众影响力,正是让更多人重视这一话题的契机。
\n
全民防溺水意识的培养与挑战
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,溺水事故似乎总是在炎热的夏季频繁出现。虽然大部分学校会在放假前进行安全提醒,但由于青少年天性好动,加之部分家长的安全意识不足,防溺水教育仍存在不到位的情况。
防溺水核心在于预防,而预防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。首先,公共场所的安全管控必须加强,一些河道、池塘、废弃采石坑等容易被忽视的地方,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隔离措施。其次,社区和村委会可以在暑期集中开展防溺水巡查和教育,做到有人提醒、有人监督。
学校方面,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增加常识性游泳技能和救援知识教学。虽然并非要人人都成“泳将”,但掌握基本的自救能力,会在危险时刻为自己争取机会。尤其是懂得遇到抽筋、体力不支时如何保持漂浮,这些都是救命技能。
家庭的角色同样重要。家长亲自陪伴孩子游泳,选择有救生员值班的正规泳池,而不是任由孩子去野外水域,这是最直接的防溺水措施。对于没有游泳技能的孩子,更不应抱有侥幸心理。
媒体和社会名人参与,也为防溺水宣传注入了新的动力。像此次张雨霏的“点名”事件,不仅让信息更易被青少年群体接受,还起到传播范围广、影响力长的作用。未来,如果能有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公众人物加入,不论是体育、影视还是音乐行业,都可以为社会安全教育贡献力量。
值得一提的是,城市化进程中,新建的人工湖、景观河等也存在安全隐患。虽然外观平静,但水底可能暗藏淤泥、旋涡、杂物,普通游泳者一旦被困很难自救。警方提醒,防溺水的关键词不仅是“不要轻易下水”,更是学会辨别风险。
防溺水的宣传需要常态化,而不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匆忙展开。教育部门、警方、社会各界应建立协作机制,在每年的重点时段集中推出相关内容,使“防溺水”成为全民的安全自觉。
\n
奥运冠军张雨霏这次被江苏警方“点名”,不仅是一次宣传创新,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,也为全民防溺水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。